為一種共識,鋼結構與目前普遍使用混凝土相比:一是可干式施工,節約用水,施工占地少,產生的噪音小、粉塵少;二是由于自重減輕,基礎施工取土量少,對土地這一寶貴資源破壞小;三是大量減少混凝土的使用和磚瓦的使用,減少了城市周邊的開山挖石,有利于環境保護;四是建筑使用壽命到期,結構拆除產生的固體垃圾少,廢鋼資源回收價格高。從目前來看,鋼結構建筑是對城市環境影響最小的一種結構之一,在西方已被廣泛采用,所以被有關稱為綠色建筑。
我國為發展鋼結構也制定了一系列技術規范及配套政策和組織:
1.1996年建設部編制了《1996-2010年建筑技術政策》提出研制解決鋼結構的防腐技術、防水、防火涂料技術,以滿足建筑用鋼的發展需要;
2.1998年10月,建設部發出《關于建筑業進行推廣應用10項新技術通知》,通知中推廣第8項新技術為鋼結構技術。主要內容為:高層鋼結構技術、空間鋼結構技術、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技術、高強度螺栓連接和焊接技術、鋼結構的防護技術;
3.1999年5月成立了建設部、國家冶金工業局建筑用鋼技術協調組,并相繼成立“鋼筋混凝土”和“鋼結構”兩個專家組;
4.2000年5月,建設部、國家冶金工業局建筑用鋼協調組在北京召開了全國建筑鋼結構技術發展研討會,建設部和國家冶金工業局組成了全國鋼結構專家組,討論了國家建筑鋼結構產業“十五”計劃和2010年發展規劃綱要及建筑鋼結構工程技術政策。專家們提出將建筑鋼結構歸納為高層重型鋼結構、空間大跨度鋼結構、輕型鋼結構、鋼-混組合結構、住宅鋼結構5大類,“十五”期間應以住宅鋼結構為發展重點;
5.建設部建標(2001)131號文件頒布結構用頻焊接薄壁H型鋼國家行業標準。此舉將促進國產高頻焊接H型鋼的進一步推廣應用。在這些政策的引導下,我國鋼結構建筑得到很快發展。